佛山陶藝文化暨產業(yè)經濟發(fā)展交流會在京舉行

8月22日,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佛山陶藝文化暨產業(yè)經濟發(fā)展交流會”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佛山市市長劉悅倫攜佛山13位國家級陶藝大師及其作品亮相,推介佛山陶瓷文化,以陶會友。

交流會當天,現場有12個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并簽約,項目合作方包括中國藥材公司等多家央企,項目內容涉及陶藝文化、科技平臺、新材料、生物醫(yī)藥、電子商務、金融等多個行業(yè)間的合作。統(tǒng)計顯示,2013年以來,佛山與北京產業(yè)對接合作總額達320多億元。

近年,石灣陶藝的價值正不斷受到市場認可,藝術地位不斷提高,作品在收藏市場屢屢刷新紀錄。然而,民窯的身份讓佛山石灣陶藝市場價值長期被低估,雖然擁有眾多國家級大師,但大師們的作品長久固化在收藏市場,農耕時代的經營思路飽受質疑。數據顯示,石灣地區(qū)年銷值1000萬元以上的陶藝企業(yè)僅10家,小作坊有200多家,整個行業(yè)的年銷值僅2億多元,石灣陶藝因此有著過不了長江,邁不開產業(yè)化步伐的說法。

“石灣陶藝在歷史上是有影響力的,受到高度肯定,但近年我們感受到,佛山建筑陶瓷的名氣比較大,但是藝術陶瓷卻沒什么名氣。”佛山市市長劉悅倫透露,他曾組織多位佛山的國家級陶藝大師召開座談會,讓大師們說說遇到的困難,“大師們提到最多的就是希望政府能搭建一個平臺,讓佛山陶瓷‘走出去’!

“既然要帶佛山陶藝過長江,就直接帶到國家博物館去,一步到位!眲倐愓J為,只有在國家藝術的最高殿堂里進行展示,才能讓更多的人認識佛山陶藝。22日,包括劉澤棉、潘柏林、劉炳等13位國家級陶藝大師集體亮相,于是,一場由政府搭臺,助力石灣陶藝北進,破解“過江”難題的大戲在國家博物館上演。

據悉,整個陶藝系列活動將從8月22日一直延續(xù)到9月1日,活動由三部分組成,包括佛山陶藝展、石灣陶藝學術報告會和佛山當代藝術陶瓷專場拍賣會。

同時,在當天的交流會上,現場簽下了12個項目,包括信保天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佛山市佛山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合作的信保廣場項目、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省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qū)管委會合作的中國人保南信息中心二期工程項目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簽約中,投資金額最大的達到11.85億元,是由佛山市順德區(qū)經濟和科技促進會與廣東慧聰家電城投資有限公司合作的慧聰中國家電電子商務產業(yè)園項目,將助力佛山的眾多傳統(tǒng)制造業(yè)插上電商翅膀。